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专家提醒您:
当心!冬季心梗成夺命杀手
——摘自《十堰晚报》12月29日A17版
自入冬以来,我市气温持续降低,6163am银河线路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了数十例心脑血管患者,其中急性心梗患者就占不小比例。12月至今,已有7名患者抢救无效离世。
误把“心病”当胃病
在接诊的心梗病例中,有一例让6163am银河线路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车军印象深刻。
前不久的一天,医院120出车从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回一位中年男性,说是输液输得好好的,突然人就昏迷不醒了,120赶到时,这名男子的呼吸心跳都几乎没有了。
急诊医生一路抢救,送入急诊室后,检查确诊这名男子是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发作,经过反复心肺复苏,终于恢复了心跳,但瞳孔已散大固定,且没有自主呼吸,就像植物人一样。入院一周后,这名男子还是没能挺过去,离开了人世。
经过了解,这名男子当天上腹部疼痛,以为是胃病复发,就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去挂吊瓶,结果吊瓶还没打完,人就不行了。
胸痛没当回事差点丢命
同样是心梗,发生在医务工作者周明(化名)身上的这件事,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周明今年40岁,是市内某医院一名大夫。就在上个星期,他在一次朋友聚会后,突然感到上腹部疼痛难忍,就在家坚持吃药,是家人硬把他送进了医院。
急诊医生说要给他做心电图,周明还反对,说自己心脏一向没毛病,用不着做。检查结果出来时,却把周明吓了一跳,他的心前区广泛性心肌梗死,立即住院做了手术,在心脏里置入了支架,术后,胸痛感消失。
手术医生告诉他,如果不及时入院做手术,他随时有生命危险。
两个月因胸痛抢救治疗患者60余人
6163am银河线路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统计显示,近两个月,该科抢救胸痛患者60余人次,其中,11月份,共有12例院前猝死病例考虑与急性心梗有关。12月至今,已经有7名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在急诊抢救中没能重新醒来。而从患者年龄(60岁以上3人;70岁以上2人;80岁以上2人)、发病时间(4人于晨起后发病,3人为夜间发病)和初期症状(均有胸痛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来看,罪魁祸首都是急性心梗。
为什么冬季是心梗高发期?
车军介绍说,寒冷天气使血管收缩、痉挛,同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则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当心脏的冠脉管腔变狭小,血流减少厉害,就会引发心绞痛,若管腔闭塞或血管内的斑块被损伤后即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
因此冠心病患者寒冷季节外出时要注意保暖,调整外出锻炼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等,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临床上,容易发生心梗的有六类人。一是有长期吸烟史,或者长期被动吸入二手烟的人;二是暴饮暴食,饮食不合理,摄入油、盐、糖过多的人;三是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经常性熬夜的人;四是长期紧张、人际关系不良的人;五是4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后的女性;六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70%的心梗是有前兆的
车军介绍,70%的心梗是有前兆的。
例如在心梗发作前1-2天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之前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
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
有些患者无剧烈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急性心梗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患者以晕厥、腹痛、牙痛或者头疼就诊,却无相应脏器的病理改变。
□链接
突发心梗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心梗发病早期要尽早联系急救人员,牢记两个“120”。一是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坚持半小时以上还在纠结要不要去医院,如果附近有急救医生,立即把他请到现场,抢救后再送医院;二是把握黄金120分钟。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另外,切勿搀扶患者步行去医院。采取不正确处理措施,如乱搬动病人,或者病人自感还能坚持,在他人搀扶下步行去医院,使梗死面积加大,诱发合并症。
首先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出现症状第一时间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含服消心痛类“救命药”,并将平时看病的病历资料放置一起。
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在等待期间,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发生休克,此时可使病人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如患者突发昏迷或抽搐,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救助者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