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教学正文

2015年肝病(感染)科学科建设特大丰收

发布日期:2016-01-04    作者:qcwadmin     来源: 未知     点击:

2015年肝病(感染)科学科建设特大丰收
——肝病(感染)科学科建设成就之八


2015年,肝病(感染)科学科建设获得特大丰收。
一是学术论文丰硕:全年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中华系列论文3篇,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30篇。在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上均位居湖北省本专业第一!特别是2016年1月李健博士即将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SCI影响因子达50多,创造了湖北医学界论文影响因子新的高度。
二是科研成果丰硕:代表学科两大研究方向的《绞股蓝皂苷治疗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理研究》、《PDCA循环在发热查因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2项科研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绞股蓝皂苷对2型糖尿病并NAFLD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表达影响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等3项科研申报十堰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十堰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三是国家项目扎堆至:“慢性乙型肝炎EVOLV研究”、“用心爱——丙肝患者援助项目”、“新希望——乙肝患者援助项目”“发热待查的‘两步法’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落户,彰显了科室学术水平。
四是学术影响进一步上升:谭华炳主任作为全国委员参加中华医学会《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2015年版)》修订会;在湖北省感染病学会年会上,科室论文交流量蝉联湖北省第一,科室疑难病讨论作为示范搬到了湖北省医学会年会;针对当前学科流行病学特点,科室全年举办了“首届武当不明原因发热诊治进展培训班暨十堰市肝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第二次学术交流会”、“首届武当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论坛暨十堰市肝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学术交流会”、“戊型肝炎基层巡讲”三场学术交流会,在湖北省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科室在2015年学科建设取得特大丰收,与科室多年来注重学科建设,注重亚专科建设并历练科研方向,注重人才建设,注重临床技能建设是分不开的。
科室注重科研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对中医药特色坚持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坚持“创新的火花来源于临床,创新服务于临床”,科研与临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深入。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十堰市科技进步奖8项,湖北省科技成果证书20项,承担省市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文398篇(其中SCI论文9篇,中华系列4篇),成为湖北省地市州医院获得奖励最多,奖励级别最高的科室。
借助科研创新,形成八大核心技术:一是肝康系列、野生绞股蓝复方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十堰市科技进步奖4项;二是介入治疗肝癌、脾亢,获十堰市科技进步奖2项;三是人工肝技术与中医技术的结合,给众多肝坏死患者“九死一生”绝望中带来希望;四是腹水浓缩回输技术联合肝康Ⅴ号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五是CIK技术治疗难治性肝病;六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母婴阻断技术;七是对脂肪肝的发病机理研究;八是感染发热性疾病的诊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室建立了一支人有专长的队伍,拥有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7名(研究型副教授2名),博士3人,硕士9人。
科室人才建设主张“五湖四海”和“中西医兼备”,特殊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昆明医科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使科室学术思想始终位于国内先进水平,保证了临床诊疗水平的高效、安全,成为临床进步,科研发展,学科影响提升的助推剂。
科室注重科研平台建设,在2010年建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的基础上,经过1年多的筹备建立起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发热疾病研究所,两大研究所将对科室学科建设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形成感染性疾病、病毒学肝病、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肝胆病4大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上深入研究,以建设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为奋斗目标,争取让更多肝病、传染病患者在这里得到最理想的专业治疗。(闫通讯)
2015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启动仪式(房县)


PDCA循环在发热查因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登记证书]


《绞股蓝皂苷治疗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理研究》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肝病(感染)科疑难病会诊搬上省学术会


十堰市戊型肝炎防治基层巡讲


首届武当不明原因发热诊治进展培训班会场全景


谭华炳参加《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修订会


发热疾病研究所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