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读书:高傲的无知
——读《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刘廷飞
在五月花号抛锚普罗温斯顿港之后,早期殖民者就笃信美国是神圣的土地。1630年,马萨诸塞总督约翰·温斯罗普曾指出,“意识到我们将是山巅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者们则认为,他们建立的国家注定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同,而且会比它们更完美。强烈的优越感、以救世主自居、理想主义,这就是后世的政治家和学者们经常提到的“美国例外论”的基本含义。美国是个例外国家吗?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人对自己“上帝的选民”的身份坚信不疑?这种根植美国人内心的观念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方正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一书对此进行了回答。作者保罗·皮拉尔被称为“中情局的叛徒”,其结合自身职业生涯作出的近距离观察,对从源头上理解美国对外政策,深入理解当今世界诸多政治事件提供了全新视角。
关于美国外交政策及理论的著述汗牛充栋,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跨文化的外部观察和内省性的自我审视两类视野。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包括大量国内研究在内的跨文化观察更像是从建筑外部审视房间内部格局,其所长是对整体框架和区位关系的把握;而来自美国内部的内省性自我审视则更像是通过屋内格局来反映建筑构造,其优势在于精细的技术分析。作为后者,《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以历史、文化和哲学的方法剖析了左右美国对外政策的动因与根源,准确描绘了美国国家经验“房间里的大象”。
在保罗·皮拉尔看来,美国独特国家经验的起源首先是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与其他大国相比,美国的地理条件是非常不同的,“大洋护城河”庇护下的北美大陆地域辽阔,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与旧世界相互隔离,与其说是一个新国家不如说是一个新世界。早期清教徒认为这是上帝有意留给他们的“应许之地”,而他们承担着上帝交托的拯救人类的特殊命运。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使美国人与当时世界舞台中心的欧洲有一种强烈的距离感,这也意味着与旧秩序的苦难和罪恶隔离,而弱势的邻国进一步增强了美国人的安全感,这导致其难以理解别国在夹缝里求生的甘苦。
种种原因使得美国基本是按照自我渐进模式发展起来,除内战外很少经历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和革命动荡,基于这种历史经历,美国人自信是其他国家应该效仿的典范。从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的村镇会议到弗吉尼亚的平民院,美洲享受着自由的赐福,美国人是自由的民族。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共和国之一,在新大陆按照共和原则建立崭新政体,是“美国例外论”最初且永恒的主题。美国人认为美国革命是世界上代价最小而又成就最大的革命,宪法的制定是人类政治史上的伟大创新,美国政体是“世界上最高尚、最纯洁的”。在对外关系上,美国自认为没有寻求殖民掠夺,也没有侵略他国的经验,在国际事务中是清白无辜、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角色。
在深入剖析美国国家经验的根源之后,作者用较大篇幅以“反恐战争”等为例证对美国棱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批判,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观察中美贸易摩擦等同样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理想主义走向偏执极容易形成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为什么世界上不能存在其他不同的发展模式?为什么对自由不能有不同理解,民主不能有不同实现形式?为什么不同国家不能互利共赢,不同思想不能交流交融?美国在近几年加大对其他国家的遏制打压,在这个过程中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死灰复燃,加之白宫紧紧围绕着“美国优先”来处理对外事务,因此现在的美国给外界的感觉比起当年冷战时更加咄咄逼人且难以沟通,在霸主和强权面前,民主和人权未免是奢谈且过于虚伪。
皮拉尔对美国“永无休止的错误认知”抱有深深忧虑,对未来前景看法悲观。美国人认为美式自由民主制度是政治组织最高、最道德和最终形式的单向历史进程,作为美国最引为自傲的东西,这恰恰是改变美国误读世界这种状况的最大障碍。美国人并不认为自己的例外完全是一种虚伪的欺骗或者为了赤裸裸私利的辩护,而是一种真诚的信念,这导致了美国人对世界更加深刻的误读——如果不成功,一定是因为做得不够。当今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国家利益的纷争在所难免,但是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心与边缘的分歧显然已不是主流,互联互通取代传统的地缘政治是大势所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正确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败笔,一个基本原因在于决策者对外部世界的误读,而误读又根植于决策者头脑中深深打上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烙印。这就像是棱镜,透过它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扭曲的、失真的或者是走样的世界。而本书这一中心结论竟然来自一位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了近30年的独立学者。
还有专家认为,了解美国人共同的国家经验如何塑造其对外政策,才能看清美国头脑如何思考美国政策,才会弄清它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或者它将要怎样而不会怎样。《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一书,对于帮助我们了解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视角和材料。
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刘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