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读书:读书何妨“断舍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断舍离”简单地说,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追寻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断舍离”时下已成为一句大众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生活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断舍离”代表的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态度,如此生活态度是否应当崇尚暂且不论,至少,关于读书,它有着借鉴意义。
读书,面临着“舍”与“得”的问题,舍弃多少,往往也就意味着得到多少。舍弃了推杯换盏的忙碌,才能得到读书的充盈;舍弃了对虚名浮利的追逐,才能得到读书的宁静;舍弃了向泛滥资讯的举手投降,才能得到读书的深刻。读书的“舍”与“得”,也可谓“减”与“加”,该减除的务必“断舍离”,唯有对种种枝枝蔓蔓、牵牵绊绊“断舍离”,读书方可有效率,有收获。
有人描绘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阅读图景。当时阅读的物质条件很差,读书的风气却很浓,无钱买书,学校就把《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撕下来每天贴几张到布告栏上,同学们像看连续剧般,每天簇拥在布告栏前读小说,一两个月才把《青春之歌》读完。那时青年人对于读书的热情,以及读书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当下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事实上,那个时候的客观环境在无形中促使人们去“断舍离”,读书的阳光从而得以穿越物质条件的困窘,照亮读书人的内心。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人们面临的物质诱惑越来越大,可供选择的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想要保持内心的沉静也越来越不易。这种形势下,“读”还是“不读”需要抉择;即便选择了亲近读书,也还不得不面临着“舍”与“得”和“减”与“加”的问题,能否适时予以“断舍离”,便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位学者谈道,20岁以前的自己,认为世界上的书是可以读完的,看到好书就想读,20岁后这个读书的态度才有所改变。他认为,如果只是知道什么书应该读,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控制自己不再读,那迟早会被书埋葬掉。由是不免联想到自身,20岁之前只顾学业,学业之余只想着疯玩,根本就没想着好好读书,更不用奢谈梦想着读完世界上的书;而今随着年岁渐长,不甘于庸常生活,盼望读书的种子居然潜滋暗长。或许,因了阅历的增长,因了对书籍的热爱,也就有了些许的自知之明,清楚世上的书光靠着埋头死读是读不完的,选择至关重要。
读书如何“断舍离”?我想,主要在物质上应该断绝过分的物化阅读,在内容上应该舍弃过多的时尚化倾向,在时间上应该脱离过度的娱乐化状态。有位读书人写过一篇文章《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文中提到,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这位读书人给出的回答是:你在舒适区待得太久了!读书可以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舒适区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里,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沉湎于舒适区不肯出来。尤其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电脑、智能手机愈益广泛、深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读屏”上瘾。然而,太多的“低头一族”都在关注些什么?无外乎是朋友圈里的家长里短,新闻娱乐网站上的资讯八卦……说起来,这也确实是在阅读,并且,相当多的人读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舒适区”里的这些内容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他们,又何谈自觉自愿地向“伸长区”靠拢?
当你一味追求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高端先进,继而埋首“读屏”沉浸于物质化的快感之中时,不妨转移一下注意力,向经典稍稍靠拢,把有限的生命投注在“阅读经典”这么美好的事情上,匀出一些时间专注于读书,在读书中领略一番别样天地。
“断舍离”,于物质生活或许有其无奈,然而于读书却意趣多多。有句话说得好,“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一本书中讲了些什么?它的可取之处何在?书中哪一部分最能打动自己?对于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自我心灵的成长有何助益?凡此种种,皆不妨诉诸笔端,来一番细致梳理与反刍,形成文字的过程无疑也是消化吸收、不断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