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学习:孔子向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钟国兴 陈有勇
一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
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告诉他:孔子的为人啊,发愤时连饭都忘了吃,快乐时什么忧愁都忘了,不知道自己都已经快老朽了等等。”(《论语·述而》)
子路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叶公的提问呢?可能是觉得自己把握不好怎么评价老师,也可能是觉得老师的伟大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评价的,需要去亲身感受孔子身上的圣人气象。但孔子给自己做出了评价:好学忘年老。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极为好学是孔子的显著品质,也是孔子自认为和其他人的不同。孔子说,在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你一定可以找到像我这样忠诚讲信用的人,但不一定找得到跟我一样好学的人。在孔子看来,好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一个人如果不好学,就会导致其他品质出现缺陷。孔子曾对子路谈过由于不好学会导致六种弊端:喜好仁德而不好学,容易变得愚笨;喜好智慧而不好学,容易变得放荡;喜好诚信而不好学,容易受人利用而害了自己;喜好直率而不好学,容易变得尖酸刻薄;喜好勇敢而不好学,容易酿成叛乱;喜好刚猛而不好学,容易变得狂妄。(《论语·阳货》)仁、知、信、直、勇、刚这六种品质都是孔子倡导的君子品质。然而,恰如其分地训练这六种品质都离不开好学。换句话说,只有好学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这六种品质,只有好学的人才能真正驾驭好六种品质。离开了好学,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而且,可能是致命的缺点。只有学习可以补不足,让人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孔子好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乐学,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上文已经讲到,孔子把学习分了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与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知之”是第一个层次,就是知道某种知识。如果不能进入“好之”的层次,这个知也只是浅层次的知。“好之”是第二层次,这个层次有强烈的求知欲求,希望学得更深更全而刻苦钻研,已经进入了深层次的知。当然,最高层次的学习状态就是“乐之”。在好之之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如果说,好之是深入其中,乐之就是出乎其外,得乎其趣,将学习的东西进行了融会贯通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可以说,知之者是知道分子,好之者是知识分子,乐之者才真正达到学者境界,是知乐分子。成为知乐分子,就可以在知识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了。
二 孔子拜访老子,和老子分手后,对孔门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游的可以用鱼饵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怎么对付了,龙能游、能跑、能乘风飞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是龙啊。”这就是有名的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的评价。(《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记载于多处,《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的《天道》《天运》《知北游》等均有记载,只是其中对孔子的年龄记述差异极大。《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时是30岁左右,而《庄子·天运》中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时已经51岁了,两者相差21岁。两次记载的年龄大不一样,难免会让人怀疑。而且老子本身的身世更是扑朔迷离,所以,这件事尽管多处记载,但一些近现代学者仍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认为两位大师的见面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是人们的一种愿望。
其实,史上对孔子见老子年龄记载有很大差异,并不能证明根本没这事,反而说明孔子至少拜访过老子两次以上,或者说曾在不同时期多次拜访过老子。《孔子家语》中孔子曾多次提到“吾师老聃”,这个称呼是很亲切的。我们不难体会出孔子的思想中似乎包含一些道家的思想,应该就是受到老子影响的缘故。这里不对这件事的真伪进行详细的考证,而是想根据各种记载整理出一个完整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或许,事情的真伪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30岁的时候开始正式办私学,34岁时孟氏家族的两个公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孔子这里学习,孔子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孔子感觉鲁国的文化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要,他觉得自己需要向更大地域的更有水平的人学习请教。当时周王室还在,王室有个图书馆,那时图书馆一定是极少的,而且周王室的图书馆肯定是当时最大的。因为图书馆极少,做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一定是很有文化的人才能担任,老子当时就干这个。老子不光工作重要,而且闻名遐迩,孔子就想去拜访他,向他请教周文化。可是,鲁国去周王室路途太遥远,需要大量的开支,需要有人赞助。这时南宫敬叔发挥作用了,为孔子争取来了国家赞助,并驾着马车和孔子一起去周王室见老子去了。孔子刚去的时候,老子听了孔子复兴周礼的宏愿后,对他说了一席话: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也。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您所说的周礼,制定它的人早就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我听说,好的商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很高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笨。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去掉您高贵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您都没什么好处。我要告诉您的就是这些而已。
可以说,孔子刚一遇上老子就被老子泼了一瓢冷水,老子基本否定了他要推行的周礼,还对他有一番作为的追求进行了劝诫。老子的话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孔子没能复兴周礼,孔子的执着追求也没给孔子带来什么好处。我们知道孔子后来更着重宣扬他的仁爱思想了,周礼是以前的礼仪,仁爱思想却是孔子的创新,这也许是从老子这里悟到了什么。
三 孔子在周王室的图书馆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向老子辞行的时候,老子又对他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行时赠送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行时赠送良言。我不是富贵的人,就借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送您几句话吧。”老子究竟送了什么话呢?这几句话就是:
“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孔子世家》)
聪明又知道人底细的人,就接近了死亡,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博学善辩、才能广大就要危及到自己,因为他爱揭发别人的恶处。做儿子的不要总是想到自己,做臣子的不要总是突出自己。老子这话就是针对当时的孔子说的,孔子当时正是30岁,聪明深察而又博学善辩、才能广大。老子担心孔子意气风发过于自信而议论人、揭人短,过分突显自己而给自己带来祸患。孔子的思想也的确受到老子的影响,孔子后来提出的“辟世、辟地、辟色、辟言”的思想(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思想(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等,应该跟这次他俩相会密切相关,可以说孔子的思想带有明显老子思想的烙印。
孔子拜见老子回到鲁国后,学问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也增加了不少。儒道两家的一次峰会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但今天读起来,依然那么鲜活。他们二人思想交锋就像是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的紫禁之巅对决,又如同洪七公与黄药师的华山论剑,留给世人的永远是无限的遐思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