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建设廉政园地正文

治理“红包”重在破除潜规则

发布日期:2014-10-24    作者:佚名     来源: 未知     点击:

治理“红包”重在破除潜规则 

2014年10月13日 15:24   中国纪检监察报

  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涉及金额5.2亿元;查处2550人,涉及金额2.5亿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之际,一张中央层面首次晒出的“红包”整治清单引发广泛关注。
  
  对于“红包”现象,人们并不陌生。我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在社会交往中,送“红包”、收“红包”,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习俗。然而,经过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浸染,“红包”的性质发生了异化。小小的“红包”,折射的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从查处的众多案例来看,在不良的政治生态中,“红包”并不仅仅是人情往来,还意味着对权力的靠近和腐蚀。没有权力的人不会收到“红包”;有实权的、关键岗位的,各种“意思”则会滚滚而来。久而久之,“红包”成为了一种潜规则的符号:不跑不送,干不成事;又跑又送,一路“畅通”。
  
  放到更大的社会层面来看,这种潜规则一旦大行其道,就会形成畸形的“红包”文化。从批项目、放贷款要回扣,到盖公章、出证明的“辛苦费”,再到给医生老师的“红包”等,都是其具体体现。其结果,必然形成灰色利益地带,污染了社会风气,也搅乱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治,数以亿元的“红包”受到了清理,一方面说明活动确实动真碰硬,抓问题不含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思想上也带来了触动:一些主动上交“红包”礼金的干部说,现在看来,过去那些被当做“人情”的小钱,以后都会跟腐败挂上钩,不敢再随便收了。从心安理得地收,到心怀敬畏地交,这些从行动到思想的变化,令人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也应冷静地看到,“红包”现象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起来并不容易。尽管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但仅有部分地方晒出了上交“红包”的金额,其余地方只是晒出了上交人数,违规细节鲜有提及。从目前形势看,不排除一部分人心存侥幸不上交“红包”,也有一些人上交的原因是迫于压力,还有微信“红包”等暗流涌动,治理“红包”现象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红包”虽小,但连着改作风、反腐败的“大文章”。这既需要加强监管,扎牢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不断封堵寻租空间,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涵养廉洁文化,让社会交往“清净”起来。只有政治生态净化了、社会风气好转了,才能由“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迈进,那么各种“意思意思”的“红包”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