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遇难同胞默哀:我们化悲痛为力量!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作出决定,从今天起至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今天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3分钟,市人民医院全院干部职工一起为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了整整七天,正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头七”,祭奠逝者的重要日子。我们起立默哀,为了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戛然而止的生命!
祭奠逝者,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昨天下午14时28分,在地震发生的标准时刻,“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也已经正式启动。对大地震中的幸存者,我们也已经承诺:不要怕,有我们和你们在一起。而生者在此时祭奠逝者,目的只有一个:尊重生命。
在目前已经公布的3万多名死难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壮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拯救了13名学生,自己的青春也因此定格在20岁;绵竹市幼儿园21岁的女教师,用自己柔弱的背承受着水泥板的重压,身下却护卫着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自灾区现场这些令人潸然泪下的报道不胜枚举。每一个逝者,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横祸降临之后,他们成了大地震的无辜殉葬者。单凭这一点,他们的逝去就足以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通过国家的和民间的祭奠形式,寄托生者的哀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地震无情,夺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但在地震发生后,生命本身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5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震中汶川强调,哪些地方掩埋的群众多,就要把专业救援队伍赶紧派往那里,把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设备及时送到那里。温家宝总理从一开始就明确:救灾的核心是救人;在所谓72小时的国际公认“黄金救援”时间之后,温总理仍然要求,救人还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奋战在救灾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武警战士、医务工作者,为了抢救废墟中的生命,奋不顾身,乃至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接连出现。
确立全国哀悼日,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也可彰显政府对生命的尊重。用这样的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毛泽东语),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化悲痛为力量,夺取抗震斗争的胜利。设立全国哀悼日,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哀思的方式问题,而是因为这是对生命一种必不可少的尊重。我们说尊重生命,其意义不仅局限于救助那些幸存者;我们同样需要尊重那些不幸的遇难者,给他们以生命最后的尊严和最为沉痛的哀思。
的确,特大的地震灾害,已经夺去了数万同胞的生命。面对这么多同胞遇难,我们虽然欲哭无泪,但是通过全国哀悼日,却能给他们以生命最后的尊严和最为沉痛的哀思。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全国哀悼日”也不仅仅是“哀悼”和“哀思”,在“哀悼”和“哀思”死难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借“全国哀悼日”,化悲痛为力量,把对死难者的“哀悼”和“哀思”,化为爱国主义和爱心奉献的实际行动,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灾区人民群众以最大的支援,同时,也要化为战胜困难、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来“寄托我们的哀思”,用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灾区人民群众重建家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对死难者最大的告慰,也是最好的“哀悼”。
尊重生命,才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让我们起立默哀,为那些戛然而止的生命!
下图为机关后勤全体干部职工为为遇难同胞默哀
下图为急诊科医护人员为为遇难同胞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