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正文

为了秦巴大众的安康——6163am银河线路建院35周年走笔

发布日期:2017-05-11    作者:     来源: 6163am银河线路      点击:

为了秦巴大众的安康

——6163am银河线路建院35周年走笔

策划:钟 森 王仁田 撰稿:卢家强 石志凤 周玉池

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1982~2016,医院床位数由100张增至2600张,职工数由239人增至3300人,年门诊量由13万人次增至130万余人次,年手术量由334台次增至13186台次,年出院病人由2135人次增至81841人次……

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全省率先通过国家三甲复评,综合实力跃居全省三级医院第5位,“一主五院”外延发展辐射秦楚;全新医疗区拔地而起,荣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

1982年5月4日,车城中心、朝阳路上,如旭日初升,6163am银河线路宣告诞生。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十堰人医35年的创业史,恰是一首白手起家的发展壮歌,一曲荡气回肠的奋进史诗。

秦巴崛起大跨越

上世纪七十年代医院前身面貌

八十年代建院之初医院面貌

人医今貌

建院之初,医院没有一栋像样的建筑,仅有大内、大外、妇、儿、中医等11个业务科室,人才、设备、技术条件都还很薄弱。某天半夜,医院妇产科专家接到黄龙大峡卫生院求助,为一产后大出血产妇手术。手术需要输血,但当时没有存血设备,只能安排2名O型献血者同行,现场抽血才救回患者一命。

面对人才、技术、设备、基建等各方面核心要素短缺的现状,十堰人医穷则思变的,以非凡的勇气,瞄准了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这块代表我国医疗机构高等级、最高质量标准的金字招牌。

此时的十堰人医,连三级乙等都不是,几乎没人看好十堰人医的雄心壮志。

面对困境,十堰人医人没有退缩。“不达目标不罢休,不创三甲不收兵!”1993年3月,时任院领导力排众议,一锤定音。

依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医院由内至外、从上到下进行大刀阔斧地变革更新,学标准、用标准,找漏洞、补短板,五加二、白加黑,斗志昂扬。

医院先后多次组织中层干部到省内外众多三甲医院考察学习。对照三甲标准,从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人才建设、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医院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观摩学习。回院后,组织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地开会讨论、查找差距、取长补短。

感人至深的是,3年多的创建时间里,全院干部职工主动放弃所有节假日,累计加班4万多个小时,375人因此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很多青年职工为此推迟婚期,双职工把孩子寄放在父母或亲戚家,一些离退休老职工不取分文主动来院义务奉献;医院电脑不够用,员工主动将自家的电脑搬到办公室;更有许多生病、受伤的干部职工,谢绝组织和领导关心,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挂着吊瓶、打着绷带、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也要坚守岗位,尽力不让创三甲工作受到丝毫影响。特别是1995年3月24日,医院创三甲考察小组在赴襄阳学习途中发生车祸,一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多人受伤。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96年9月,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省内外同行一片赞叹,时任省卫生厅厅长亲临授牌,国家卫生部领导评价“6163am银河线路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1996年9月23日,6163am银河线路荣获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授牌仪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创三甲成功转折,十堰人医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纪元。

1997年11月27日,医院一鼓作气通过全省示范医院评审,成为本地唯一的湖北省三甲示范医院。同年5月,高分通过全国“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示范医院评审。

2004年7月,全省医疗系统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双项认证,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实现与国际接轨。

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1997年12月15日10时,湖北省首例试管婴儿在十堰人医成功诞生,上百家媒体聚焦,轰动国内外。鄂西北首台腹腔镜手术、首台心脏直视换瓣手术等上百项高新技术先后填补区域医疗空白。

专科建设百花齐放。生殖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等驰名省内外的重点专科先后成立蓬勃发展。

质量内涵大提升

2017年4月,省卫计委发布2016年度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总体考评排名,6163am银河线路以优异成绩荣登全省三级医院第5位。

作为仅有35年建院史的年轻三甲医院,十堰人医何以能后来居上?

答案是对“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提高生命质量”的价值观的不懈追求和坚守。

2011年8月,新一届院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把三甲复评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省乃至全国多数医疗机构对这项工作观望之际,率先启动复评工作。

全省“第一个吃螃蟹”,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靠的只有先人一步的胆略和决战决胜的信念。期间面对评审标准的更替、评审时间的推迟甚至评审可能取消的传闻,医院始终如—、孜孜以求的将之作为规范管理、提升内涵、检验质量的第一要务,先后开展了“复评启动年”、“三甲复评年”、“创优达标年”等主题年活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医院成立三甲复评办公室,先后抽调8名资深专家专职负责相关政策研究、任务分解、学习培训、督导考核。精心编印三甲复评应知应会手册,全院人手一本。开办三甲复评大讲堂,邀请权威专家来院举办讲座、现场指导,共组织全院性集中培训106场次,培训内审员和干部1028人次,外出培训30余场次。先后选派近百名中层干部远赴北京、浙江杭州、山东临沂等地学习,先后产生1名国家级医院评审员、1名国家级医院评审联络员,1名省级医院评审员、2名省级医院联络员,共选派5名管理骨干分别到国家、省卫计委挂职。

紧扣三甲标准、紧密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性编著的《三级医院评审核心条款解读与操作指南》、《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操作指南》、《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参评医院人员培训指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开发行,成为全国医院评审的教科书。

狠抓质量强内涵。根据评审标准要求,推行82个临床路径和10个单病种信息化管理,修订、增补了60余项医护制度,完成了126项院内“双新”技术申报立项、200多项“双新”用于临床。建立基于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基于PDCA等7大管理工具应用为平台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基于工作量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基于能效管理为重点的专科、专技、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成立4个市级质控中心,新建8个省级重点专科、20个市级重点专科、8个专科ICU,新成立临床专科21个。创建9个省级临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覆盖率100%,护理专业获评湖北省重点专科。

试管婴儿技术荣膺首届十堰名片

深化学科中心体制。倾力打造10大学科中心。作为湖北省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地的生殖医学中心,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率先取得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资质和高通量无创产前诊断技术资质;心脏病中心率先开展心血内超声、旋磨术;耳鼻喉科率先开展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技术;肿瘤中心联和临床医学研究所率先开展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技术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医院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8.8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3.7%。平均住院日10.73天、下降17.6%,药占比37.15%、下降4.9%。

2015年3月底,厉兵秣马3年多的十堰人医主动申请,以高分一次性通过三甲复评,继1996年成功创三甲后,再次实现了一次质量内涵的大检阅、大提升。

至2016年底,国内134家医院、872人次同行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受国家、省卫计委委派,参与全国20多家医院评审工作;受市卫计委委派,完成全市二级医院大巡查、“健康十堰”分级诊疗网络平台建设;承担了全市二级医院评审统计评价、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22个接口功能开发和数据上报等工作。2016年,更首开全省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先河,援助省内两家医院成功创建三甲。

环境改善大手笔

过去,老院区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先进、功能不优化等严重制约十堰人医发展。

建设秦巴山核心医院,必须具备一流的硬件条件。“支持市人民医院医疗区改扩建”,连续两年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市重要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率20多个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医院现场办公解决发展难题。人医改扩建工程如火如荼上马,创造了边建设、边发展的奇迹——

2013年10月1日,拥有168个泊车位的全市第一座智能立体车库建成使用;2014年8月1日,地下2层、地面26层,110.9米总高度,45500余平米使用面积,设置1300多张床位的十堰卫生第一高楼——医技内科楼投入使用;2014年9月2日,15000余平米,地下1层、地上5层的新门诊楼投入使用;2015年3月3日,地下2层、地上19层急诊综合楼建成使用;2016年5月4日,地下3层、地面1层,总建筑面积33000余平米的人医健康广场建成启用……

4年多时间里,医院原地拆旧建新13.64万平米,形成一个总体量达20余万平米,环境优美、流程优化、条件优越的现代化医疗建筑群。2015年6月,在国家卫计委开展的全国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创新评选中,荣膺“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全国百家,十堰唯一。

走进“新人医”,无论是内部的就医流程再造、硬件设施提升,还是外部环境美化、辅助功能完善,都赋予了健康与医学的温度,处处闪耀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光辉。

机关后勤、科研教学等非一线部门全部后靠,临床、医技科室前移,按内科、外科、综合将各大楼功能明晰定位并相互贯通,患者从门诊、检查到住院不用东奔西走。

门诊布局上,打破一层内科、一层外科的传统观念,强调以疾病系统分类,将专业相近、病种相关联的诊室相对集中,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18个专业候诊区、4个功能检查区,如将产科、妇科、男科、生殖中心、乳腺外科、超声影像科设置在同一楼层,每层开设挂号收费处,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

病房宽大敞亮,数字电视、wifi信号全覆盖,超大的阳台上洗漱台、晾衣架齐备,卫生间内喷淋设施和蹲、坐式马桶、应急呼救装置一应俱全。医护休息区温馨别致,给医护人员工作之余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

智能医疗全面覆盖。就医挂号,手机APP可以随时随地预约;选择专家,电子导诊系统可精准引导患者到对应科室就诊;检查等侯,排队叫号机帮助医患一对一;支付医疗费用,手机支付宝、微信钱包可以立马完成;窗口取药,自动发药机分分钟配好,“三长一短”的顽疾在这里成为历史。近几年,医院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信息系统,形成了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云平台,被市政府信息化委员会授予全市唯一的“智慧医院”创建示范单位。

招贤纳士大气象

全院3300多名职工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570余名,博士专家70人(其中博士后12人),硕士专家720人,二、三级岗专家16名。以心脏中心主任,留美博士后,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王家宁教授,湖北省试管婴儿技术“之父”张昌军等为代表的一批医学名家星光闪耀。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人医,何以有如此大的人才吸引力?

答案是:宽广的发展平台、美好的发展前景、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卓越的人才引培机制。

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工作院科两级责任制,按照“以人为本、外引内联、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方针,采取正常调入、直接录用、订单培养、公开招聘、特别聘用、项目合作、兼职等柔性机制,全面创优人才引进机制。

“以生平所学为一方百姓带来健康,是我的梦想,这里有领先全省的生殖医学研究平台,是最吸引我的地方,6163am银河线路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平台。”知名生殖遗传医学专家、留美博士后刁红录教授,在实地考察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2013年全职加盟十堰人医生殖医学中心,担任优生遗传研究所副所长。在生殖医学中心总负责人、首席专家张昌军教授指导下,刁红录和团队成员如鱼得水,成功取得NIPT(无创DNA产前检测)资格,建立起遗传与产前诊断联合实验室,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首家获批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新技术。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骨科博士王洪林,曾先后在佳木斯、天津大城市大医院工作,在多次实地考察并在十堰人医试工两周后,深深为这里浓郁的尊才、重才的人文环境所吸引,欣然担任骨五科主任。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骨五科成功开展了包括脊柱、关节及各个部位骨折在内的微创手术,多例手术填补区域空白,患者好评如潮。

留日、留美博士后杜昆,加盟十堰人医后负责6163am银河线路·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工作。几年来,凭借优质服务和过硬技术,赢得广大患者信赖,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还有中科院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邓锴,上海交大博士张友恩,武汉大学博士王磊等各路精英纷至沓来。

除全职到院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外,医院还成功聘任美国知名药理学家陈世友教授为医院客座教授,先后为医院培养输送了4位医学博士后;聘任美国知名眼科专家李毅教授为医院眼科中心执行主任,每年来院工作1月,极大提升了医院眼科学术技术水平。

聘请5位首都院士名家任医院客座教授

不惜代价培养人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每年按业务收入的1%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先后培养了著名脑外科专家唐振刚博士,消化内科专家孙泽群博士,口腔科专家胡图强、何俐博士,心血管病和基因干细胞研究专家唐俊明博士后、肿瘤药理学专家汪选斌博士后、肛肠外科专家徐兵博士、消化疾病专家王斌博士、麻醉科专家冉然博士后,骨科专家曹洪博士、妇产科专家周希博士等灿若群星的医疗名家。战略性实施“人医青年英才成长工程”,与香港、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实力不断加强。

不遗余力稳定人才。环境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全面改善医院硬件环境,完善人才引培政策,大力搭建高水平临床和科研平台,实施“金色人生”人才福利计划和幸福人医工程,确保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留美博士后田少江学成归来后,担任肾病内科常务副主任兼1病区主任,将打造鄂西北最大血液透析基地和最强肾病诊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重症医学博士刘杰,年纪轻轻就走上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岗位;感染性疾病科青年博士李刚,德才兼备,入选湖北省博士服务团赴房县挂职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一年后,回院即被任用为病区主任;年仅32岁的复旦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张友恩,学成归来即被医院委任为心脏中心2病区主任,成为全院最年轻的临床科室首席负责人。

正是在这种极具感召力的人才文化影响下,不仅引进和培养的重点人才对医院具有极高忠诚度,甚至一些之前因各种原因外流的优秀专家,也纷纷选择回巢创业。如心脏血管外科主任江海,在南方工作几年后,感到还是十堰人医的发展平台更大、管理更加科学,遂毅然回归,带领科室不断跨越进步,屡创手术奇迹。

人才兴,人医兴。生殖医学中心在强大的专家团队支撑下,囊括了湖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所有首例技术,所形成的高妊娠率试管婴儿技术体系,让国内外同行叹服,外省病人比例高达85%以上,成为十堰乃至湖北最响亮的医疗名片。

心脏中心年手术量和技术创新均创心脏中心历史最高纪录,成为鄂西北地区急性心梗救治基地。开展的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技术,心脏血管外科江海开展的心脏不停跳搭桥术等为代表的高难手术,不仅在本地,在全省亦处于领先水平。

肿瘤中心在曹凤军、蔡晓军、陈萍等专家率领下,建成今日鄂西北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的肿瘤诊疗基地。

骨科中心在禹志宏教授率领下,以王洪林、邹海兵、赵宙、余永桂为代表的骨干专家团队,开展的如3D打印、复杂关节置换等骨科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妇产科、儿科、消化内科、普外中心在黄光荣、李咏梅、王金堂、张有为、赵旸、卢光新、杜勇、董荣坤、吴黎明、高迎飞、汪令成等专家引领下,在新一轮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夺魁。

以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专家田诗政,中医科专家施斌、刘仁斌,肝病专家谭华炳、李金科、李芳,血液科专家李红,呼吸内科专家陈功、郭光云、朱建勇,中西医结合专家刘凤阁,康复科专家杨翊,眼科专家余锦强,耳鼻喉科专家李谨,神经疾病专家尤志珺、秦碧勇、陈光辉,内分泌科专家廖勇敢,放射影像专家邹文远,超声影响科专家白姣、杨波,磁共振专家张自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人才熠熠生辉、争妍斗艳,带动人医各专业竞相发展,创造了边建设、边发展的人医奇迹。

专科技术大品牌

技术实力是医院内涵质量的核心。

2017年1月2日,市人民医院完成的湖北省首例危重症患者空中转诊,轰动省内外。这是医院专科建设和高新技术发展提档升级的缩影。

自1997年湖北省首例试管婴儿在市人民医院诞生至今,这里基本统揽湖北省试管婴儿领域所有首例技术,从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人医的试管婴儿技术也顺利实现从1.0版到3.0版的满格升级。迄今,已有国内外的8000多个健康宝宝在此诞生,成就万千家庭幸福美满的同时,成为秦巴山区最响亮的医疗名片。

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甲亢、甲状腺癌效果奇佳。核医学科门诊量在湖北省地市级医院核医学科中居首,患者满意率达90%以上。

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人工肺”技术成功救治心脏骤停重症患者,成为全省仅有的能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地市级医院。

心血管内科率先完成十堰市首例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使之成为人医心内科的常规手术。

更有半脑切除术治疗癫痫、成功救治世界首例重症甲流孕妇和她的双胞胎、成功救治十堰有史以来出生最早的有生机儿和同卵三胞胎、严重烧伤患者磁悬浮救治等重要技术成就,先后被央视《走近科学》等栏目报道。近几年来,医院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年”、“精益质量年”等主题年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临床高新技术百花齐放。血液净化技术、心血管疾病杂交手术、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等47项新技术顺利准入,每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数百项,技术实力节节攀升。

领先的医疗技术离不开先进的设备设施支撑。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十堰人医就引进本地区首台核磁共振。去年6月,医院再次在全国第四家、省内第一家引进当前最先进的德国西门子天元四度智能3.0T核磁共振,使鄂西北地区磁共振医学检查水平再上新台阶。

与意大利VIE集团开展国际合作,引进60多台先进的血透设备,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顶级血液净化中心,让血液病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际水准的医疗。

心脏病中心建成本地区最先进的心脏复合手术室,开启了秦巴山区心脏病内、外科手术的新篇章。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联合上海金汇通航公司,成为十堰唯一的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基地,建立了空地一体的高效急救网,急诊急救优势得天独厚。

眼科中心在鄂西北地区首家引进全飞秒激光治疗仪,治疗近视更快、更准、更舒适,受到广大近视患者热捧。

医院建成远程高清视频网络会诊系统,全省率先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对接,同时与全市及周边十多家县、乡医疗机构互联,让患者不出十堰就能享受北京专家面对面的服务。

在建设好中心ICU的基础上,医院大力发展8大专科ICU,着力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日益精进,尽显三甲医院品质。

目前,十堰人医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200台套,总值5亿多元,64层128排螺旋CT、高能直线加速器、肿瘤热疗仪、血管旋磨仪、手术导航系统、覆盖全身的各类腔镜等应有尽有,为发展高新技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体两翼大飞跃

科研、教学,被喻为医疗之两翼。作为秦巴山医疗卫生中心核心医院,十堰人医科研、教学比翼齐飞,为跨越式发展注入无穷动力。

目前,十堰人医临床医学研究所、生殖医学研究所成为湖北省胚胎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SPF级动物实验室省内先进,口腔医学研究所、肝病研究所、神经疾病研究所、干细胞研究所等百花齐放,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投身其中,为临床技术创新和医院管理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医院每年将科研创新列入年度重要目标、纳入专科和干部年度考评,与职称晋升、职务晋级、评选表模、紧密挂钩;每年召开科技大会、每年拿出百万元“红包”重奖科研尖兵;坚持每周举办学术大讲堂,成立博士、硕士沙龙,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青年英才专门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对所有科研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着力打造临床、科研能力俱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取得累累硕果。

2006年,时任男科主任的谭艳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率先实现十堰医学界“国家自然基金”零的突破,亦成为十堰医学界第一位获得该基金项目的女博士。

2010年,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唐俊明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为十堰市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男博士。仅过了5个月,他的一项前沿课题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十堰市惟一蝉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医学博士。

2014-2015年,人医连续两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省市州唯一。2016年,人医口腔科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课题,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人医就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院级研究所5个,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2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各级科研、专利立项500余项,参篇著作410余部,发表论文5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0余篇;1人当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

医教相长,构筑学院型医学高地。早在1983年4月,十堰人医即开始承担湖北医药学院(原郧阳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1999年起,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及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4年1月,升格为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常年负责近1000多名本科生教学任务,毕业生“三率”高居湖北医药学院各附院前列。

以教学推动临床知识更新,以临床促进教学实践,医院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先后成为十堰仅有的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被国家卫计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授予“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适应症的选择及临床疗效评估研究课题承担单位”、“疝和腹壁外科手术COE教学基地”,十堰仅此一家;成功创建湖北省肿瘤、急诊、手术室、妇科等十多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质量控制中心;成功创建25个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努力争创国家级基地,不仅为本地区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还吸引了云南省医疗同行前来学习。

“一主五院”大格局

十堰医疗资源富集,整体水平较高。但在广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依旧匮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立足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十堰人医跳出院区谋发展、走出湖北办分院,绘就了“一主五院”的恢弘蓝图。

2012年10月14日,十堰人医首开全国地市公立医院跨省办院的先河,组建了秦楚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白河县中医院,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以二级医院的费用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医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业务收入等核心指标均实现翻倍增长,先后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填补了白河县二甲医院的空白。4年来,为白河患者节约医疗费3000余万元,节省交通费用700余万元陕西省卫计委主要领导亲临调研,“白河模式”成为陕西省医改工作重要亮点,吸引全国各地近200家医疗机构慕名参观。

跨区域开办白浪院区(骨科中心)。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办以骨科特色为主,内、外、妇、儿、康复、口腔、皮肤、急诊急救等八大专业为辅的全市首家三级医院外设三级医疗机构——白浪院区(骨科中心),使城东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三级医院服务。

合并十堰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在成功兴办白浪院区(骨科中心)的基础上,取得开发区管委会及城东各级医疗机构高度认可,将原十堰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整体并入,新建6163am银河线路白浪分院,使开发区医疗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兴建眼科中心(北京路院区),填补十堰市无眼科专科医院的空白。

筹建滨江医院。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在筹建占地近250亩,突出生殖健康、老年保健、生态养生三大特色,兼顾其它综合医疗服务的6163am银河线路滨江医院。“一主五院”的外延发展格局,有效放大了十堰人医和十堰医疗的外埠影响力。在面对高密度改扩建对就医环境影响较大等不利条件下,医院仍连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医院外埠病人量达40%以上,部分专科逾90%,区域影响不言而喻。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十堰人医前瞻性地牵头组建了覆盖鄂、豫、渝、陕四省市48余医疗机构参与的十堰周边县(市)人民医院集团、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级医院联盟、十堰秦楚医疗联合体、十堰城东医疗联合体,全省独家加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与北京安贞医院结成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医院,确定了每年“三个十”的对口协作机制,着力将心血管内科打造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使更多“北京技术”在十堰生根发芽。

党建引领大发展

强基固本,凝心聚力。医院突出发挥党组织政治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旗帜引领作用,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人医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成为十堰乃至全省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一面鲜红旗帜。

如今,医院设党总支7个、党支部46个;151名专兼职党务干部中,35岁以下比例达70%,硕士以上学历达70%。2015-2016年,共吸收19名业务骨干加入党员队伍,全院党员人数达到856名,为医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细看医院党员队伍结构不难发现,在服务患者的第一线、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医院管理的核心圈,共产党员占了大多数。正是依靠他们的示范引领,医院才得以克难攻坚、高歌猛进。

在专科建设和高新技术发展中,以生殖医学中心、心脏病中心、骨科中心、肿瘤中心、儿童医疗中心等为代表,党组织建设有力、党员队伍强大的专科集群,综合实力区域领先。

在改扩建大局面前,皮肤科、风湿科、中医科、肿瘤中心等无条件为医院改扩建工程让路;肾病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体检中心、老年病科等克服极大困难屡次搬迁。

在外延发展中,已退职的老党员尚娥为支持医院战略发展,放弃在家与亲人相聚的大好时机,不辞劳苦,远赴陕西省白河县担任6163am银河线路白河分院院长达3年,“白河模式”享誉秦楚。

长江抗洪、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援疆援藏援外、救治世界首例重症甲流孕妇和她的双胞胎……在急难险重第一线,众多党员代表奋勇向前,留下众多光辉的足迹。

以五大机制为保障,以创先争优、一诺三评创十星等活动为载体,医院党建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是构建组织保障机制。健全各级党组织,培强党务干部,实行支部、党员公开承诺,开展领导点评、党员自评、群众测评,深入开展“创十星”活动,使党建贯穿于医院各项工作始终。

二是构建活力增强机制。坚持党建领导责任制和民主集中制,建强党委领导班子、选强配齐支部班子、建强党员队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年度综合量化考核和专科建设评价;设立青年英才培养基金,启动人医青年英才培养工程;不拘一格大手笔引进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开创性实施“幸福人医”工程,设立“人医年金”等,充分激发了党员和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医院获“全省卫生系统组织人事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构建文化引导机制。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唱红歌比赛、赴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实践,加强党性锻炼,营造党员无私奉献的敬业氛围;通过评比表彰高新技术、特色专科、人医功勋等,建设院史馆展示发展成果,营造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乐业氛围;通过举办道德讲堂、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营造崇尚先进的竞争氛围。“仁德为怀,精诚为民”的核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医廉而正、护洁而尊”的廉政主题文化独树一帜,“凝聚党员力量、永葆生机活力”和“工作热情似火、岗位创先争优”的党建文化特色鲜明,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四是构建能力提升机制。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每年组织学员干部外出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课,全方位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是构建制度规范机制。健全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四大防腐新机制,破解医疗行业‘潜规则’”为主题的腐败风险防控模式获全市纪检监察创新项目一等奖,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交流,获“全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称号。党建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运行,医院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十面红旗等称号。

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展望未来,英姿勃发的十堰人医正在“医院强大、员工幸福、社会信赖”的人医梦引领下,倾力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疑难病症诊治中心、高难技术实施中心、医学科技转化中心、医学人才培训中心这“五大中心”,优化“五大指标”、力争“五大突破”、实现“五个新增”,在2020年建成综合实力省内先进,技术水平区域领先,服务水平市内一流,医科教管全面发展的秦巴山医疗卫生中心核心医院。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健康十堰、健康湖北、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热烈庆祝6163am银河线路建院3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