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正文

心脏罢工10小时,“人工心肺”救了命

发布日期:2018-05-15    作者:     来源: 6163am银河线路      点击:

心脏罢工10小时,“人工心肺”救了命

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开启鄂西北地区心梗救治新篇章

文、图/记者 方元通讯员周玉池

本报讯近日,6163am银河线路胸痛中心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鄂西北首例ECPR+CAG+PCI+IABP+CRRT术(体外生命支持下心肺复苏+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持续床旁血液净化),开启了鄂西北地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患者救治的新篇章。

突发心梗男子入院后心脏“抽筋”

4月1日,市民曹某因“突发胸闷1小时”于3点28分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急诊科紧急联系胸痛中心值班医师,3点33分,患者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提示发生室颤。

心室颤动好比心脏抽筋,心脏无有效收缩,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缺血,大脑皮层在心脏停跳4-6分钟后即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心脏罢工后紧急启用人工心肺(ECMO)

急诊科李孝全主任带领当班医护人员立即行胸外按压、电除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意识恢复。

2分钟后患者再次反复心室颤动,经过20多分钟的持续心肺复苏(CPR)和10多次电除颤,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循环。

急危重症中心刘杰主任决定立即启动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8分钟后ECMO团队人员设备到位,25分钟后成功运转人工心肺机(ECMO)。

造影+介入 停跳600分钟的心脏复跳

ECMO运转稳定后,在6163am银河线路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王家宁教授的指导下决定紧急行冠脉造影术,明确冠脉病变情况。

患者送入导管室,由心血管内科I病区赵继先主任进行冠脉造影术。此时患者仍没有心跳,为最短时间内打通堵塞的血管,尽可能的挽救受损的心肌细胞,避免特殊情况下反复穿刺导致的损伤和时间延误,决定由心胸大血管外科江海主任紧急行股动脉分离并一次性成功置入鞘管,随后快速进行冠脉造影术。术中发现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下立即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

术后,患者转入中心ICU,通过人工心肺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低温脑保护等综合抢救治疗措施,任性的心脏在停跳了近600分钟后才逐渐恢复了跳动。

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

心脏复跳后的早期,患者心功能不足以维持他的生存,仍然依赖人工心肺机支持。可这颗脆弱的心脏在4月5日夜间,再次出现恶性心律失常。ICU医生紧急给予抗心律失常、维持水电解质稳定、加强抗感染、营养心肌、调整ECMO流量等措施综合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才逐渐缓慢恢复,经过人工心肺机(ECMO)辅助了280小时,心脏功能才得以艰难的恢复。

4月12日,患者顺利撤离ECMO,4月14日顺利撤离呼吸机,并开始经口进食,4月16日转入心脏中心继续治疗。

曹某的后续治疗一波三折,4月21日夜间,再次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经过急危重症中心、CCU、介入科、心胸大血管外科、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等科室的全力抢救,患者再一次转危为安。目前患者正积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并将择日出院。

“人工心肺”已成功救回4名心跳骤停患者

据了解,心脏骤停是医院所有抢救中最危急的状态,这意味着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中断,必须立刻实施CPR。但是据统计,传统的院内心脏骤停CPR抢救成功率不到10%,而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足1%。

采用ECMO技术行ECPR抢救成功率将大大提高。据全球体外生命支持组织统计数据显示: ECPR可使小儿抢救成功率提高至41%,成人抢救成功率提高至29%。

6163am银河线路ECMO团队在刘杰主任的带领下,已成功救治4名心跳骤停患者。曹某的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6163am银河线路急危重中心卓越的救治能力,更凸显了十堰人医的多学科诊疗的强大实力。

图为手术场景

图为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后转危为安